[Ossf] 2004/12/9-10 俊潁和Deng在成大電機所及中山計中
Deng Liu
dengliu at iis.sinica.edu.tw
Mon Dec 27 12:56:25 CST 2004
2004/12/9,俊穎和Deng在成大電機所,由焦慧津教授安排與電機所的研究生,
介紹 OpenFoundry 的使用,以及版本管理的概念。
焦老師目前任職於成大電機系,為 DBSE Lab (分散式多媒體資料庫系統實驗室)
的主持人。焦老師的首頁在
http://www.ee.ncku.edu.tw/Chinese/member/professor/T208-jiauhjc/
T0000000c.htm
這一次的介紹,聽眾相當多,約有 100 人簽到。聽眾參與也相當擁躍,提出了相當多
的建議和問題。
其中之一,主要是焦老師提出的,在於 OpenFoundry 的服務對象與目的。從焦老師的
觀點,實驗室的 open source 計劃,不論是程式碼的 target user/audience 還是
相關文件、論文的寫作,都會是以英文為主。焦教授提出的問題是,針對學術界的需要,
OpenFoundry 是否有相對應的服務。另一個焦老師提出的問題是,既然實驗室的 OSS
projects 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話,為什麼不把計劃設在 SourceForge.net 上就好了。
除此之外,針對 version control 的部份,我們也有一些討論。對焦老師來說,
version control is a part of any project ,我們則解釋說,國內或許還有很多
developer 對 version control 不是很熟悉,尤其是 OpenFoundry 所提供的
Subversion (svn) 這套比較新的系統。焦老師從使用多年 CVS 的經驗,對於 svn
還有很多存疑。不過,依 SourceForge.net 預計花一整年的時間漸次提供 svn 服務,
以及 svn 逐漸取得 open source community 信任使用的趨勢,我們提供雙重服務
(CVS/SVN),應該是正確的方向。
由於焦老師也有學生在從事 open source software 的研究,他們對於 OpenFoundry
是否有提供相關的研究題材、統計數據、專案動態,也是相當有興趣的。
中山大學方面,原先預計是由資訊系的楊竹星教授,於 12/8 安排 seminar,
但由於楊老師臨時出國,改委請計算機中心,藉星期五的研討會活動之便,
安排於星期五下午,同樣介紹軟體鑄造場及 version control。
但說實在的,該次成效較不理想,聽眾人數也較少。
我想經過這幾個月的校園巡迴,對於不同的聽眾,以及不同的需求,我們也都有了
更深入的瞭解。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。
目前看起來,由學校老師安排的 seminar ,仍是成效最好的,不論就參與人數,
以及聽眾的互動來看皆是如此。尤其,因為是單一課堂或研究生的 seminar,
我們比較容易理解聽眾的背景和需求。
尤其,以 CS/EE 背景的聽眾,對於 OSS 的瞭解,以及 OSS 工具的使用
(gcc, Mozilla, Linux), 也都有一定的認識。
對於已經很明確的聽眾,再來講解 OpenFoundry 是什麼、有哪些功用和好處,
就比較能切重主題。
這次去成大和中山的活動報告就先到這邊。俊穎能否講講你那邊的看法?
d.
-------------- next part --------------
A non-text attachment was scrubbed...
Name: not available
Type: text/enriched
Size: 4756 bytes
Desc: not available
Url : http://www.iis.sinica.edu.tw/pipermail/ossf/attachments/20041227/80600497/attachment-0002.bin
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ssf
mailing list